
《找朋友》教案(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找朋友》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找朋友》教案1[教材简解]
《小树叶找朋友》这个活动是主题活动《秋天的画报》的一个生成活动。秋天来了,孩子们被秋天的美景深深吸引着,小朋友们在这个美丽的季节渴望交到更多的朋友。这首诗歌充满儿童情趣、短小精悍,以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美景,同时让幼儿学会了交朋友的技巧。诗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将秋天的情境作了巧妙的契合的联想,显得具体而又形象,与幼儿的想象紧紧相扣,丰富了幼儿的情感。
[目标预设]
1、喜欢朗诵诗歌,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和句式结构。
2、尝试仿编诗歌,体验朋友间友好交往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诗歌,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和句式结构。
难点:能够根据诗歌的结构特点,仿编诗歌,体验朋友间友好交往的乐趣。
[设计理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小树叶找朋友》这首诗歌有着鲜明的结构特点,拟人化富有人情味的语言风格给幼儿清楚明了的记忆和想象线索,便于幼儿理解和感受,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符合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可以很好地为幼儿所接受。
[设计思路]
《纲要》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我们在贯彻、实施新纲要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幼儿探索学习、创造学习,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使幼儿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于是,我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设计了这节语言活动,把幼儿当作活动的主人,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启发幼儿创造,拓展幼儿想象,从而达到促进语言表达和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目的。我之所以选择这一内容的依据有以下几方面:(一)适合幼儿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二)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虽然《小树叶找朋友》只是一个诗歌,但是可以让孩子学习诗歌的同时,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和句式结构,从而体验朋友间友好交往的乐趣。(三)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
[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课件,带领幼儿分别参观秋天的菜园、果园、花园,了解秋天的植物,感受秋天的美丽。
“孩子们,这里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
2、鼓励幼儿探讨友好交往的方法,为幼儿仿编诗歌埋下伏笔。
师:刚才我们小朋友看到了在菜园里看到了青菜宝宝;在果园里看到了苹果宝宝;在花园里看到了菊花宝宝,你们想和他们做好朋友吗?你想到哪里去找谁做好朋友呢?你见到他怎样表示友好呢?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幼:相互交流探讨。(幼:我想到菜园里和青菜交朋友,和他握握手;我想到果园里和苹果交朋友,和他抱一抱,说你好你好;我想到花园里和菊花交朋友,和他亲一亲……)
3、播放课件,幼儿学习诗歌。
(1)看课件,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2)提问:诗歌的名字叫什么?小树叶飘到哪里?找谁做朋友了呢?小树叶和好朋友是怎么表示友好的?对它说了什么?(设置问题,使幼儿不断的思考,掌握诗歌的结构特点,学会念诗歌。可以让幼儿做一做动作:如抱一抱、握握手、亲一亲、拉拉手,引起幼儿情感的共鸣)
(3)师生完整朗诵。
鼓励幼儿用动作来表现诗歌。
4、幼儿仿编诗歌。
(1)引导幼儿相互讨论,仿编诗歌。
小树叶还会飘到哪里,和谁做朋友?是怎么做朋友的?
(2)幼儿仿编交流,(鼓励幼儿用诗歌的形式表达)。
小朋友们发挥想象力,根据诗歌的结构大胆仿编诗歌。
5、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小树叶)到户外找朋友。
“小树叶们,今天我们学会了交朋友的好办法,交到了许多朋友,真开心!让我们一起到外面去找更多的朋友,好吗?”
附诗歌:小树叶
小树叶,飘呀飘,飘到菜园里,和青菜握握手,你好,你好我和你是好朋友。小树叶,飘呀飘,飘到果园里,和苹果握握手,你好,你好我和你是好朋友。小树叶,飘呀飘,飘到花园里,和菊花握握手,你好,你好我和你是好朋友。
《找朋友》教案2活动背景:
幼儿的好奇心是创造力的“种子”,是创造发明的起点,要培养幼儿的创造精神,就需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想象是创造力的“翅膀”,幼儿期是培养想象力的最佳时期,教师要无时无刻注意保护和激发幼儿的想象。丰子恺先生在《缘缘堂随笔》中用妙趣横生的笔触颂扬了童真、童趣,鼓励幼儿在玩耍式的`涂鸦中充分发挥想象力,以种下艺术的种子。
活动实录: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习用水粉颜料画点,用连点的方法画不规则图形,并均匀地涂上不同颜色,注意颜色的搭配。
2、激发幼儿的好奇心,鼓励幼儿大胆涂鸦,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圆点娃娃图,调色盆30,白色颜料及其他彩色颜料,画笔30支,水桶,擦手布。
2、幼儿分组活动(15人)。
3、录音机,圆舞曲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出示圆点娃娃图,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今天圆点娃娃们要来和我们做游戏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圆点老师”老师扮演圆点老师和小朋友打招呼。
二、圆点娃娃在散步――画点
以圆点老师的口吻:“我的圆点娃娃们和我长得一模一样,都是圆圆的、白
白的,它们现在隐身在涂鸦墙上了。有很多圆点娃娃,它们正在散步呢。我们来当当魔术师把它们变出来。注意,我的圆点娃娃身体比我小得多。
幼儿人手一支画笔,蘸白色颜料在涂鸦墙上画点。
三、圆点娃娃跳舞――自由连线
(放一段优美的圆舞曲)
圆点老师:“圆点娃娃听见这么好听的音乐,多想跳舞啊,请小魔术师们帮助它们拉拉手,可以横着拉,可以竖着拉,也可以斜着拉,或者用其他方法把它们的小手一个个牵起来。”
鼓励幼儿合作连线,线条不要太长。
四、变“地毯”――涂色
圆点老师:“圆点娃娃在小魔术师们的帮助下拉好了手,可是它们不喜欢黑色的地毯,要是小魔术师们能变出彩色的地毯,它们就跳得更开心了。”
(指导幼儿大胆涂色,一个格子涂一种颜色,颜色少蘸一点,尽量不要流下来。)
五、欣赏、想象
圆点老师:“看,圆点娃娃跳着优美的舞蹈变成 ……此处隐藏10566个字……们说我们不能帮他找到朋友,这不,现在我们不是帮他找到朋友了嘛,看来我们中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
2、用图片帮数字娃娃找朋友。(尽可能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展示的机会)
3、连线找朋友。
1)、在黑板上摆三张图片,分别表示1、2、3,在图片的下面摆上与之不对应的数字娃娃,引导幼儿观察:现在数字娃娃能不能和他上面的这一幅图片做朋友?为什么?那他们的朋友分别在哪里?这是我们可以用一条线线把数字娃娃和他的朋友连起来,表示他们手拉手做朋友。(教师做示范)
2)、将图片换一换,指名幼儿尝试给他们数字娃娃找朋友。
4、夸奖表现好的幼儿,今天大家真了不起,帮数字娃娃找了这么多的朋友,我代数字娃娃给你们说一声:谢谢小朋友!
四、拓展练习出示图片(上面画有4条小鱼)让小朋友们帮他找朋友,说一说为什么1、2、3都不是他的朋友呢?那谁会是他的朋友呢?今天数字4没来,说不定明天我们还要给数字4找朋友呢,小朋友们愿不愿意?今天就再见啦!拜拜!
《找朋友》教案15设计意图:
我在平时的生活活动、教学活动中发现了一种现象,性格温柔、内向的孩子相互间容易相处,同样的性格外向的孩子之间也容易相处,因为他们的兴趣取向基本相似,有共同点,沟通起来比较的容易。而且这两种性格的孩子一静一动,相得益彰,把他们放在一起还可以相互的取长补短。但是,还有一种比较另类的孩子,他们在集体活动或是自由活动中,总是处于没有伙伴的孤单地位,他们没有很好的朋友,大家也不喜欢和他一起玩,当问他们“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玩”,或是问“为什么不和好朋友一起玩”时,他们就会很无奈的说:“他们都不和我玩。”当大家都在玩的时候,这样的孩子就总喜欢围在老师的身边,喜欢在老师面前说一些自己喜欢的话题,喜欢把他们心中当时正在想的事情,或是旁边的小朋友正在做的与老师平时的要求不符的的事情赶紧告诉老师。每次户外活动或是找朋友时,总是没有小朋友和他们拉手,有时候大家宁愿三个人拉手,或是一个人走,也不愿意和这样的孩子拉手,老师强行把他们的手拉在一起,等一转身,这孩子的手就被甩开了,问大家为什么不和他们拉手,孩子们的回答是:“不喜欢他(她)。他(她)爱打人,爱抢玩具,爱骂脏话……”等等。
通过观察我发现,这样的孩子不是不喜欢和小朋友们玩,而是不知道如何和小朋友玩,他们缺乏与人交流的经验,交往的方式不正确,交流的语言贫乏,总是以自我为中心,霸道,没有合作和谦让的意识。所以,总是被大家孤立起来。
我设计这节课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故事中黄鼠狼找朋友的经过来使幼儿懂得一些简单的交往方式和简单的交往语言,使幼儿知道只有尊重别人,看到别人的长处,才能找到朋友。希望每一位孩子都有朋友,希望所有的孩子都不孤单,都能在集体中得到快乐
活动目标:
1、学会简单的交往语言和适宜的交往方式。
2、知道只有互相尊重才能找到朋友。
活动重点:
学会简单的交往语言和适宜的交往方式。
活动难点:
知道只有互相尊重才能找到朋友。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问:“妈妈、爸爸上班去了,家里就你一个人的时候你想干
什么?”
有一只小动物,今天也是一个人在家,他想干什么呢?
二、看画面,讲述故事。
(一)、出示画面一:
问:大家认识他吗?那听听他的自我介绍吧。他想去干什么呢?看,这是谁的家呢?大家猜一猜黄鼠狼想和小鸭交朋友一起玩,他该怎么说呢?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小鸭愿意和他玩吗?为什么?小鸭会怎么说?看看他又到哪了,看到谁了。
(二)出示画面二:
黄鼠狼看到企鹅会怎么和他说呢?小企鹅会怎么办?黄鼠狼一看,小企鹅也不和他玩,他又接着去找朋友玩,这次他到哪了呢?
(三)出示画面三:
小青蛙在干什么呢。瞧,谁来了?黄鼠狼是怎么和青蛙说的呢?小青蛙会怎么做?黄鼠狼一看没有人愿意和他一起玩,他会怎么办呢?
(四)出示画面四:
小黄鼠狼见到妈妈他会怎么说呢?幼儿说一说,听听小黄鼠狼是怎样和妈妈说的。妈妈会怎么说呢?幼儿说一说,听听妈妈怎么说的。
小黄鼠狼听了妈妈的话,他会怎么做呢?
(五)出示画面五:
1、黄鼠狼听了妈妈的话,他是怎么做的呢?他见到小鸭,会怎么和小鸭说呢?小朋友们说一说。小鸭愿意和他玩吗?会怎么说?幼儿说一说。
2、黄鼠狼看到企鹅,会怎么和小企鹅说?幼儿说一说。小企鹅愿意和他玩吗?
3、黄鼠狼看到青蛙,他会怎么对青蛙说?青蛙会怎么说呢?
(六)出示画面六:
瞧,改正错误后的黄鼠狼终于找到朋友了,看他们玩的多高兴啊!
小结:我们小朋友之间想要交朋友,一起做游戏,一起玩耍的时候,就要互相尊重,相互谦让,不说别人的短处,不说脏话,不打人,不抢玩具,看到别人的长处,才能找到好朋友。
三、画面六:看,他们在玩《找朋友》的游戏。
你们想不想和他们一起玩《找朋友》的游戏?
师幼随音乐共同参与《找朋友》的游戏活动
四、活动结束
幼儿随音乐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黄鼠狼找朋友》这篇活动设计的思路来源于生活中的孩子们之间发生的找朋友的事件。根据平时孩子们在活动中合作玩耍,游戏的情况,发现并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孩子找不到合作伙伴,原因来自这些孩子本身,他们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交往语言和交往的行为方式都有问题,使得他们找不到游戏、玩耍的朋友和合作伙伴,所以我根据童话故事《萤火虫找朋友》改编了这篇活动设计。
活动中,孩子们的注意力完全被生动有趣的画面吸引了,我根据生活中发生在孩子们中间的一些实例设计了相关的问题,使孩子们有的放矢的进行学习和讨论,在对比他们的讨论结果和故事中黄鼠狼说的话中,使幼儿知道了应该怎样与别人交流、说话才能交到朋友,在一层一层的递进语言交流中,既丰富了幼儿的.交往语言,又让他们知道了其实朋友是很好交的,只要说话的时候注意自己的言行就好了。
由于这是一节社会活动,对于语言的要求不是很高,所以在活动中,我没有把丰富语言词汇作为活动的一个重点,但是各科、各领域活动之间是相互渗透,互相补充的,而且语言是所有活动的支撑点,没有语言,活动将无法进行,所以,这次的活动最大的不足之处就是没有很好的引导幼儿去丰富他们的交往语言,这可能会使他们在今后的交往活动中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活动后我又进行了一次讲故事的活动,将这一不足之处进行了弥补,希望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另外,如果将这一活动内容以情景创设的形式进行,活动效果是否和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效果相同,是我上完课后一直在考虑的问题。如果可能,借班上课,进行一下尝试,也是我对自己的一种挑战,因为我很少使用情境创设这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因为总觉得很麻烦,不方便。